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0:55:22  浏览:946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通知

潭政办发〔2009〕6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市属及驻市各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各人民团体:
《湘潭市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月十四日



湘潭市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房屋租赁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房屋租赁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42号)、《湖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238号)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房屋所有权人作为出租人将其房屋出租给承租人的房屋租赁行为和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将其承租房屋转租的行为,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实行政府定价的公有住房、廉租住房等具有社会保障性的房屋租赁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湘潭市房产管理局是全市房屋租赁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房屋租赁管理工作,指导县(市)房屋租赁管理工作,负责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工作。
市综治、公安、消防、人口计生、劳动保障、工商、建设、地税等部门及街道、社区应当按照政府主导、综治协调、部门参与、社区联动的工作格局共同做好房屋租赁管理工作。
房屋租赁当事人按照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房屋租赁服务、管理等工作。
第四条 房屋租赁活动应当遵循依法、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

第二章 租赁管理
第五条 房屋租赁实行房屋出租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在房屋租赁合同签订后30日内,到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手续;变更、解除或终止房屋租赁合同的,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在合同变更、解除或终止后的10日内到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备案或注销登记备案手续。
申请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应向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书面房屋租赁合同;
(二)房屋所有权证明;
(三)房屋出租人、承租人以及与承租人共同居住人的身份证明;
(四)出租共有房屋,还须提交其他共有人同意出租的证明;
(五)出租委托代管房屋的,还需提供委托人授权出租的书面证明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六)属于转租房屋的,还需提供出租人同意转租的书面证明、书面房屋转租赁合同及转租房屋的承租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七)法律和国家政策及市人民政府规定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租赁,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其登记备案:
(一)出租人对所出租的房屋未提供证明其拥有所有权的;
(二)共有房屋未取得全体共有权人同意的;
(三)出租的房屋不符合国家安全要求、安全标准的;
(四)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方式限制房屋租赁的;
(五)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对符合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条件的,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登记备案申请之日起10日内予以登记备案,并出具《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以下简称《房屋租赁备案证》)。房屋租赁合同期限内,与承租人共同居住人发生变更的,承租人应当及时向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作出房屋租赁变更情况说明,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做好登记。
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可按照《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财政厅关于规范房产交易手续费的通知》(湘价服〔2009〕34号,HNPR-2009-38602)的规定,收取房屋租赁手续费。
第八条 《房屋租赁备案证》是对房屋租赁行为进行登记备案的有效凭证。租用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房屋租赁备案证》可作为经营场所的凭证之一;租用房屋用于居住的,《房屋租赁备案证》作为办理户口登记、流动人口《居住证》的凭证之一;《房屋租赁备案证》载明的租赁期限已满的,该证自行失效。
第九条 从事房屋租赁的中介机构,不得居间代理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情形的房屋租赁行为。房屋租赁中介机构在接受委托租赁业务时,有告之租赁双方当事人办理《房屋租赁备案证》的义务和定期向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上报房屋租赁信息的义务。
第十条 中介机构代理出租房屋,应当与房屋所有权人或者其代理人签定出租代理合同,代理合同中应该明确委托的具体事项以及办理《房屋租赁备案证》的责任方;中介机构将所代理的房屋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应当与房屋承租人签定书面房屋租赁合同并注明该房屋的权属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等其他应该说明的内容。
第十一条 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其他职能部门逐步建立健全全市房屋租赁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尝试建立出租房屋信息网络,定期公布房屋租赁市场信息;加强房屋出租租金价格指导;与市综治、公安、消防、人口计生、劳动保障、工商、建设、地税、街道、社区等部门互相通报出租房屋居住人、危险房屋、消防安全隐患、违章建筑、房屋租赁中介机构违规租赁行为等信息,加强对房屋租赁的管理,以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第三章 租赁合同及租赁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 房屋租赁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签定书面租赁合同,约定房屋租赁期限、租赁用途、租赁价格、修缮责任等内容,并明确双方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第十三条 当事人可签定代理合同委托他人或者经依法批准成立的经纪机构代为租赁房屋。
第十四条 房屋出租人除应当履行合同义务和遵守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制度外,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不得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自然人;
(二)承租人及与其共同居住的人为流动人口的,出租人应当对其进行暂住登记,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通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向公安机关申报;
(三)到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签定治安责任保证书;
(四)发现承租人有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五)保障房屋符合安全条件;
(六)村(居)民委员会了解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时,应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七)依法缴纳房屋租赁的相关税、费。
第十五条 房屋承租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不得利用承租的房屋非法生产、加工、储存或者经营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
(二)遵守治安管理规定,不得利用出租房屋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三)流动人口承租房屋的,应当如实说明租住人数,出示身份证件,填写承租人员信息登记表,共同居住人员发生变更的,及时告知房屋出租人;育龄妇女的还需提供户口所在地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房屋租赁当事人违反本办法规定,不及时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由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补办登记备案手续并按照《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房屋租赁中介机构居间代理不符合出租条件房屋租赁业务的,由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依法处理。
第十八条 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以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二)对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或者不按照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三)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房屋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下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违反《湖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规定》,未实行流动人口暂住登记制度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 房屋租赁当事人违反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十一条 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县(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执行“进出口商品配额执行情况反馈系统”有关事项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执行“进出口商品配额执行情况反馈系统”有关事项的通知

1999年6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配额许可证事务局,中央管理的外经贸企业:
根据《关于印发〈进出口商品配额执行情况核查反馈办法〉的通知》(〔1999〕外经贸管发第221号,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外经贸部委托EDI中心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以下简称“CIECNet”)上开发了“进出口商品配额执行情况反馈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并通过了试运行,可以正式投入使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入《系统》的程序:
首先:进入“CIECNet”,网址为:
http://www.ec.com.cn/。
第二,进入《系统》,网址为:
http://etpc.ec.com.cn:8001/。
第三,输入用户名称和用户口令。
第四,按贸易方式输入、修改或查询有关数据。输入或修改上月有关数据的截止日期为每月20日24时以前。超过该时间,则只可查询。
第五,退出《系统》。
二、用户名称和用户口令: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的“用户名称”按所给定的“用户代码”(详见附件一)输入。
(二)中央管理的外经贸企业的“用户名称”,按本企业的企业代码输入。
(三)“用户口令”均暂定为“password”。
本口令有效期为1999年7月31日。各单位接到本通知后立即修改本单位的用户口令,口令的设定应在6至10位数之间〔以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小写)任意混合定义〕。
三、《办法》规定核查情况应通过“CIECNet”进行反馈,因此,凡未加入“CIECNet”的省市外经贸委(厅、局)和中央管理的外经贸企业应尽快加入“CIECNet”。
请按外经贸部EDI中心的有关要求(详见附件二)办理加入“CIECNet”事项。
四、在执行《系统》的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我部(贸管司)反馈。同时,请各单位将使用《系统》的联系人、电话、传真书面报我部(贸管司)。
特此通知,请遵照执行。
附件: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用户代码”
二、“CIECNet”通讯录及其加入申请表

附件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
外经贸委(厅、局)“用户代码”
用户代码 用户代码
北京市外经贸委 1100BJ 天津市外经贸委 1200TJ
河北省外经贸厅 1300HEB 山西省外经贸厅 1400SX
内蒙古外经贸厅 1500NMG 辽宁省外经贸厅 2100LN
大连市外经贸委 2102DL 吉林省外经贸厅 2200JL
黑龙江省外经贸厅 2300HLJ 上海市外经贸委 3100SH
江苏省外经贸委 3200JS 浙江省外经贸厅 3300ZJ
宁波市外经贸委 3302NB 安徽省外经贸委 3400AH
福建省外经贸委 3500FJ 厦门市贸发委 3502XM
江西省外经贸厅 3600JX 山东省外经贸厅 3700SD
青岛市外经贸委 3702QD 河南省外经贸厅 4100HEN
湖北省外经贸厅 4200HUB 湖南省外经贸委 4300HUN
广东省外经贸委 4400GD 深圳市贸发局 4403SZ
广西外经贸厅 4500GX 海南省商贸厅 4600HN
四川省外经贸委 5100SC 重庆市外经贸委 5102CQ
贵州省外经贸厅 5200GZ 云南省外经贸厅 5300YN
西藏外经贸厅 5400XZ 陕西省外经贸厅 6100SHX
甘肃省外经贸厅 6200GS 青海省外经贸厅 6300QH
宁夏外经贸厅 6400NX 新疆外经贸厅 6500XJ
新疆建设兵团 6600XJB

附件二
“CIECNet”通讯录及其加入申请表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网络节点通讯录
----------------------------------------------------------------------------------------------
|序号| 名 称 |负责人| 区号 | 电 话 | 传 真
|----|------------|------|--------|------------------------------------|----------------
| 1|北京代表处 |田 军|010 |62295288/81/86/87 |62295289
|----|------------|------|--------|------------------------------------|----------------
| 2|河北代表处 |王以智|0311|7835125 |7061143
|----|------------|------|--------|------------------------------------|----------------
| 3|甘肃代表处 |赵 涛|0931|8616321--9转8388 |8619394
|----|------------|------|--------|------------------------------------|----------------
| 4|浙江代表处 |冯迎平|0571|8841386 1396512909|8841417
|----|------------|------|--------|------------------------------------|----------------
| 5|宁波分部 |吴伟荣|0574|7314744 |7312802
|----|------------|------|--------|------------------------------------|----------------
| 6|温州分部 |鲁丹萍|0577|8619014 |8619049
|----|------------|------|--------|------------------------------------|----------------
| 7|嘉兴分部 |赵增祥|0573|2090844 |2084488
|----|------------|------|--------|------------------------------------|----------------
| 8|湖州分部 |王淦勤|0572|2108750 |2103388
|----|------------|------|--------|------------------------------------|----------------
| 9|金华分部 |韦肖鸿|0579|2343515 |2338383
|----|------------|------|--------|------------------------------------|----------------
|10|台州分部 |刘新君|0576|8225945 |8881844
|----|------------|------|--------|------------------------------------|----------------
|11|福建代表处 |欧国机|0591|7590268转8197 |7855414
|----|------------|------|--------|------------------------------------|----------------
|12|山西代表处 |李双才|0351|4085700 |4063136
|----|------------|------|--------|------------------------------------|----------------
|13|湖北代表处 |杨金国|027 |85795306 85754101 |85769757
|----|------------|------|--------|------------------------------------|----------------
|14|广东代表处 |周小波|020 |87320677 87320671 |87320683
|----|------------|------|--------|------------------------------------|----------------
|15|深圳分部 |王中元|0755|2248646 |2273479
|----|------------|------|--------|------------------------------------|----------------
|16|珠海分部 |苏国耀|0756|2217095 2217067 |2112142
|----|------------|------|--------|------------------------------------|----------------
|17|江门分部 |林贤钊|0750|3313092 |3313102
|----|------------|------|--------|------------------------------------|----------------
|18|汕头分部 |邱少基|0754|8425884 |8424586
|----|------------|------|--------|------------------------------------|----------------
|19|佛山分部 |何燕珍|0757|3392751 |3392752
|----|------------|------|--------|------------------------------------|----------------
|20|湛江分部 |陈 妙|0759|3310493 |3310436
|----|------------|------|--------|------------------------------------|----------------
|21|中山分部 |陈思朗|0760|8822919 |8822915
|----|------------|------|--------|------------------------------------|----------------
|22|东莞分部 |刘松波|0769|2215316 |2210316
|----|------------|------|--------|------------------------------------|----------------
|23|江苏代表处 |蒋瑞年|025 |6629291 6629500 |6629265
|----|------------|------|--------|------------------------------------|----------------
|24|扬州分部 |岳国伟|0514|7852348 |7851177
|----|------------|------|--------|------------------------------------|----------------
|25|常州分部 |宋俊祥|0519|8105524 8104149 |8101468
----------------------------------------------------------------------------------------------
------------------------------------
| 电 子 信 箱 |
|--------------------------------|
|bjdbc@ec.com.cn |
|--------------------------------|
|hedbc@ec.com.cn |
|--------------------------------|
|gsdbc@ec.com.cn |
|--------------------------------|
|zjdbc@ec.com.cn |
|--------------------------------|
|nbfb@ec.com.cn |
|--------------------------------|
|wzfb@ec.com.cn |
|--------------------------------|
|jxfb@ec.com.cn |
|--------------------------------|
|hzfb@ec.com.cn |
|--------------------------------|
|jhfb@ec.com.cn |
|--------------------------------|
|tzfb@ec.com.cn |
|--------------------------------|
|fjdbc@ec.com.cn |
|--------------------------------|
|sxdbc@ec.com.cn |
|--------------------------------|
|hbdbc@ec.com.cn |
|--------------------------------|
|gddbc@ec.com.cn |
|--------------------------------|
|szfb@ec.com.cn |
|--------------------------------|
|zhfb@ec.com.cn |
|--------------------------------|
|jmfb@ec.com.cn |
|--------------------------------|
|stfb@ec.com.cn |
|--------------------------------|
|fsfb@ec.com.cn |
|--------------------------------|
|zjfb@ec.com.cn |
|--------------------------------|
|zsfb@ec.com.cn |
|--------------------------------|
|dgfb@ec.com.cn |
|--------------------------------|
|jsdbc@ec.com.cn |
|--------------------------------|
|yzfb@ec.com.cn |
|--------------------------------|
|czfb@ec.com.cn |
------------------------------------
----------------------------------------------------------------------------------------------
|序号| 名 称 |负责人| 区号 | 电 话 | 传 真
|----|------------|------|--------|------------------------------------|----------------
|26|无锡分部 |唐开富|0510|2768668 |2701150
|----|------------|------|--------|------------------------------------|----------------
|27|苏州分部 |杨建国|0512|8297980--0812 |8293898
|----|------------|------|--------|------------------------------------|----------------
|28|南通分部 |张遵凌|0513|3562601 |3566201
|----|------------|------|--------|------------------------------------|----------------
|29|连云港分部 |王 磊|0518|5800448 |5802665
|----|------------|------|--------|------------------------------------|----------------
|30|吉林代表处 |邵泽涛|0431|2716316 2732930 |2716259
|----|------------|------|--------|------------------------------------|----------------
|31|河南代表处 |刘振铎|0371|3949446 3941446 |3949439
|----|------------|------|--------|------------------------------------|----------------
|32|重庆代表处 |王庆松|023 |67759365 67759384 |67732640
|----|------------|------|--------|------------------------------------|----------------
|33|四川代表处 |王庆松|028 |6262054 6265636 |6265256
|----|------------|------|--------|------------------------------------|----------------
|34|辽宁代表处 |万瑞忠|0411|2656611 2651133 |2591414
|----|------------|------|--------|------------------------------------|----------------
|35|沈阳分部 |宋 超|024 |22740618 22740508 |22739010
|----|------------|------|--------|------------------------------------|----------------
|36|丹东分部 |韩素云|0415|3128506 3146955 |3120508
|----|------------|------|--------|------------------------------------|----------------
|37|营口分部 |于国海|0417|2626407 |2605449
|----|------------|------|--------|------------------------------------|----------------
|38|锦州分部 |张赤忠|0416|3146856 3147614 |3145231
|----|------------|------|--------|------------------------------------|----------------
|39|鞍山分部 |阎洪光|0412|2229220 2226707 |2229725
|----|------------|------|--------|------------------------------------|----------------
|40|山东代表处 |史洪琢|0532|2960225 |2960203
|----|------------|------|--------|------------------------------------|----------------
|41|济南分部 |钱君毅|0531|6028136 6028156 |6031243
|----|------------|------|--------|------------------------------------|----------------
|42|潍坊分部 |李桂莉|0536|8791016 8792026 |8793026
|----|------------|------|--------|------------------------------------|----------------
|43|烟台分部 |曹 菁|0535|6286934 6650434 |6650434
|----|------------|------|--------|------------------------------------|----------------
|44|威海分部 |孙运燧|0631|5233441 5234141 |5233442
|----|------------|------|--------|------------------------------------|----------------
|45|淄博分部 |王洪臣|0533|3184401 3184402 |3184412
|----|------------|------|--------|------------------------------------|----------------
|46|临沂分部 |徐 继|0539|8105550 8105551 |8105552
|----|------------|------|--------|------------------------------------|----------------
|47|新疆代表处 |崔明选|0991|2856897 2856781 |2859364
|----|------------|------|--------|------------------------------------|----------------
|48|安徽代表处 |赵 军|0551|2831280 |2831281
|----|------------|------|--------|------------------------------------|----------------
|49|马鞍山分部 |周 鹰|0555|2327308 |2327678
|----|------------|------|--------|------------------------------------|----------------
|50|陕西代表处 |陈太华|029 |6271720 |6271721
|----|------------|------|--------|------------------------------------|----------------
|51|黑龙江代表处|李伯男|0451|2300660 2643146 |2643146
|----|------------|------|--------|------------------------------------|----------------
| | | | |62112115 62112116 |
|52|上海代表处 |刘同水|021 | |62111876
| | | | |62111256 62111255 |
|----|------------|------|--------|------------------------------------|----------------
|53|天津代表处 |朱保国|022 |23139271 |23139270
|----|------------|------|--------|------------------------------------|----------------
|54|江西代表处 |王 强|0991|6246208 |6246200
----------------------------------------------------------------------------------------------
------------------------------------
| 电 子 信 箱 |
|--------------------------------|
|wxfb@ec.com.cn |
|--------------------------------|
|suzhfb@ec.com.cn|
|--------------------------------|
|ntfb@ec.com.cn |
|--------------------------------|
|lygfb@ec.com.cn |
|--------------------------------|
|jldbc@ec.com.cn |
|--------------------------------|
|hadbc@ec.com.cn |
|--------------------------------|
|cqdbc@ec.com.cn |
|--------------------------------|
|scdbc@ec.com.cn |
|--------------------------------|
|Indbc@ec.com.cn |
|--------------------------------|
|syfb@ec.com.cn |
|--------------------------------|
|ddfb@ec.com.cn |
|--------------------------------|
|ykfb@ec.com.cn |
|--------------------------------|
|jzfb@ec.com.cn |
|--------------------------------|
|asfb@ec.com.cn |
|--------------------------------|
|sddbc@ec.com.cn |
|--------------------------------|
|jnfb@ec.com.cn |
|--------------------------------|
|wffb@ec.com.cn |
|--------------------------------|
|ytfb@ec.com.cn |
|--------------------------------|
|whfb@ec.com.cn |
|--------------------------------|
|zbfb@ec.com.cn |
|--------------------------------|
|lyfb@ec.com.cn |
|--------------------------------|
|xjdbc@ec.com.cn |
|--------------------------------|
|ahdbc@ec.com.cn |
|--------------------------------|
|masfb@ec.com.cn |
|--------------------------------|
|sndbc@ec.com.cn |
|--------------------------------|
|hldbc@ec.com.cn |
|--------------------------------|
| |
|shdbc@ec.com.cn |
| |
|--------------------------------|
|tjdbc@ec.com.cn |
|--------------------------------|
| |
------------------------------------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CIECNet)
会员申请表 申请表编号:--------------
--------------------------------------------------------------------------------------------------------
| |单位名称| |联系人 | |
| 申 |--------|----------------------------------------------------|--------|------------------|
| 请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
| 单 |--------|----------------------------------------------------|--------|------------------|
| 位 |电 话| |传 真| |
| 信 |--------|----------------------------------------------------------------------------------|
| 息 |电子信箱| |
| |--------|----------------------------------------------------------------------------------|
| |企业代码| | | | | | | | | | | | | |
|------|--------|----------------------------------------------------------------------------------|
| 申 |联系人 | |电 话| |传 真| |
| 请 |--------|----------------------------------------------------------------------------------|
| 单 |付款方式| □现金 □汇款 □银行转帐 |
| 位 |--------|----------------------------------------------------------------------------------|
| 帐 |开户名 | |
| 务 |--------|----------------------------------------------------------------------------------|
| 信 |开户银行| |
| 息 |--------|----------------------------------------------------------------------------------|
| |帐 号| |
|------|--------------------------------------------------------------------------------------------|
| | 服 务 项 目 | 用 户 名 | 口 令 |用户名、口令为由3--8个 |
| |------------------------|--------------|------------|数字或字母组成的字符串, |
| 网 | □网络服务 | | |且必须为小写,由用户自己 |
| |------------------------|--------------|------------|定义。 |
| 络 | □加工贸易 | | | |
| |------------------------|--------------|------------| |
| 服 | □电子招标 | | | |
| |------------------------|--------------|------------| |
| 务 | □原产地证 | | | |
| |------------------------|--------------|------------| |
| 项 | □进出口许可证申领 | | | |
| |------------------------|--------------|------------| |
| 目 | | | | |
| |------------------------|--------------|------------| |
| | □因特网 | | | |
|------|--------------------------------------------------------------------------------------------|
| 设 |计算机型号| |MODEM型号| |
| |----------|--------------------------------------------------------------------------------|
| 备 |软件环境 | □Windows3.X □Windows95 □windows98|
|------|--------------------------------------------------------------------------------------------|
| 通 |通信地址:北京东长安街2号外经贸部国际贸易EDI服务中心 |
| 信 |邮政编码:100731 |
| 地 |电子信箱:ciecc@ec.com.cn |
| 址 | 开户名: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EDI服务中心 |
| 及 |开户银行:北京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工体北路分理处 |
| 帐 |帐 号:14402729 |
| 号 | |
--------------------------------------------------------------------------------------------------------
注:企业代码是指在1998年1月1日正式使用的进出口企业代码,若企业目前尚无此代码,
可暂时不填。
发展单位 申请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思考

陈清浦*
(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8)


[摘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一个有争议的罪名,本文对罪名、设置正当性、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等争论较多的问题进行了实然性考察和分析,认为以拒不申报、虚假申报财产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是更为理性和正当的选择。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阳光法 财产申报 拒不申报、虚假申报财产罪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1988年产生以来,学界和实务部门围绕该罪的利弊得失和存废问题,展开了诸多争论。本文试从对这些争论的评析入手,对该罪的规范建构作粗略的应然性考察。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实然性考察和分析
(一) 存在的争议与争论
1、罪名的确定
本罪应适用何种罪名,主要有以下争议:(1)非法所得罪 (2)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3)拥有不能说明之财产罪(4)隐瞒巨额财产罪(5)拒不说明巨额财产真实来源罪(6)拥有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罪(7)非法得利罪(8)非法持有来源不明的财产罪(9)巨额财产来源非法罪(10)事实推定罪(11)拥有无法解释的财产罪。1997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执行确定罪名的规定》和1997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均将刑法第395条第1款明确规定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这两个规定基本上消除了罪名适用上的混乱,但在学理上的论争和分歧却没有因此而终止。
2、本罪设立正当性的争论
正当性的争论,总体来看可分为肯定论和否定论两种。
肯定论者认为:“近几年来,国家工作人员中出现了财产来源不明的暴发户,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不是几千元,而是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更多。本人又不能说明财产的合法来源,显然来自非法途径。”[1]当经过认真调查,无法查清这些财产是否为贪污、受贿、走私犯罪所得或者其他犯罪所得,本人又不能说明其来源合法,就构成一种犯罪事实,如不在立法上加以规定,不仅犯罪分子得不到应有的制裁,而且客观上还会推动他人实施经济犯罪活动。肯定论者同时认为创设本罪加强了刑法与隐蔽性犯罪作斗争的功能,体现了有罪必罚的原则,对于惩治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保证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具有巨大作用。[2]因此,立法出于打击策略的考虑,另辟蹊径,采用法律推定的手段来降低司法证明难度,设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实为立法救济司法的实然性选择。这种选择,既是刑事司法的无奈之举,也不失为必要之举,其有利于严密刑事法网,严惩贪污腐败分子,乃人心所向,同时也有助刑事司法的实际操作。[3]
否定论者认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设立体现了有罪推定,不能说明财产来源合法,则推定为非法,非法性的概率高于合法性就确定为犯罪,这种盖然性立法体现了立法者相当功利的价值取向。同时认为适用本罪会可能产生两种结果,宽纵犯罪或者冤枉无辜,[4]违反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司法实践的尴尬处境
实践中,司法机关虽然严格依法定罪量刑,但不能避免民众的指责。如:安徽省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胡继美夫妇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肖作新、胡继美夫妇不明财产达二千多万元,因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最高法定刑只有五年,肖、胡二人一个死缓、一个无期,在明文规定的条文面前全身而退。对这种情况,有人认为办案者审查不彻底,执行的是“穷寇勿追”战略;有人则直截了当地批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效果,在客观上为腐败分子们提供了一个兜底条款,保护条款。[5]同时,该罪在实践中倍受指责还有另一方面原因,即:自设立以来,该罪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却从来没有单独适用过,成了贪污罪、贿赂罪的附带罪名。依法执法却带来了诸多责难,构成要件的独立性与实践上的附随性的冲突,这两对矛盾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置于尴尬处境。
4、犯罪客体方面的争论
关于此罪的犯罪客体,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此罪的主体不愿说明非法财产来源的目的,实质上是自我包庇,妄图逃避法律的制裁,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此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获取非法利益,属于渎职方面的犯罪,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3)此罪中来源不明的财产,不论源于哪一方面,均为财产关系.因此侵犯的客体为公私财产的所有权.(4)此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5、客观方面的争论
对本罪的实行行为,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持有说.认为该罪的客观方面是拥有超过合法且来源不明的财产.这种"持有"本身不同于作为也不同于不作为,而是第三种犯罪行为形式,"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是工作程序,决非实体上的犯罪构成要件。[6]
(2)不作为说.认为本罪是对拒不说明财产来源的不作为行为的惩处,行为人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是该罪的可罚性前提,特定机关责令行为人说明财产来源由此产生行为人的不作为义务.因此"不能说明"是构成本罪的实体要求而非程序性规定.
(3)复合行为说.认为该罪的实行行为是持有行为(包括现在持有和曾有,曾有即已支出)和不作为的结合,即作为形式的非法获取巨额财产和不作为形式的拒绝说明巨额财产来源双重行为的复合,是复合行为.
6、主观方面的分歧
有的学者把本罪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表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巨额财产为非法所得,有义务说明,而且能够说明其来源,但为了掩饰、隐瞒其实际性质,逃避应负的责任,拒不履行说明财产来源义务,而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玷污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7]
有的学者认为本罪的主观构成是出于故意,并且是直接故意。[8]也有人认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均可成为本罪的主观要件,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9]
也有一种观点值得重视:认为国家工作人员必然了解自己财产的性质及其来源,这只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假设。即使国家工作人员真的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解释而非拒不解释其财产的真实来源,司法机关也无法鉴别和判断“不能”与“不愿”的界限,只要国家工作人员未能解释其不明财产的来源,无需探求是其主观上不愿解释还是客观上无法解释,依照刑法都足以定罪,因此,行为人针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这种不法状态并非没有心理态度,但其心理态度如何,对于构成本罪不具有意义.[10]
(二)、分歧问题的评析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从立法的正当性、罪名的确定、犯罪构成要件到刑罚的适用,甚至在诉讼程序上都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论,这在刑法分则各罪中是罕见的。细细考察,我们会发现这些分歧和争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1、 罪名确定争议的评析。
罪名作为犯罪的名称,是对具体犯罪的本质或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因此在确定一个罪名时应遵循合法性和科学性的原则。
何为合法性?"所谓合法性,是指所确定的罪名要符合刑法分则的条文规定,而不能凭空杜撰罪名。"[11]也有人认为,合法性即使用和表达罪名要以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的规定为标准,符合法条的原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合法性是指确定罪名要以刑法规定为依据,符合立法精神。[12]
我们认为,确定罪名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条文、立法原意和立法精神的关系。三者之间是一种逐步递进的关系,在罪名确定的过程中,不存在互不相容的问题。立法精神是从宏观方面所体现的立法中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立法原意是从微观方面条文所体现的具体意思。立法精神是立法原意的基础,通过刑事法的制定过程,它具体凝聚为立法原意;立法原意是立法精神的蕴含,是立法精神微观方面的组成部分,众多立法原意的有机结合,通过思维的抽象可提取立法精神.刑法分则条文,则是立法精神、立法原意的客观体现与表现载体,客观上的条文与主观上的立法精神、立法原意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致的.违反立法原意而表述立法条文是不严谨的,与立法精神相悖的立法原意是不正当的.因此,确定罪名时,要秉持立法精神,理解立法原意,分析具体条文,而不应有所偏失.
科学性原则是指罪名能够反映具体犯罪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准确地概括.通过分析争议的罪名,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三大类:第一类,非法所得罪、非法得利罪、事实推定罪.这一类罪名概括性较强,但与刑法分则条文联系较少,不能从罪名推知基本罪状,无法反映犯罪的性质与基本特征,是不足取的.第二类,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拥有不能说明之财产罪、拥有无法解释的财产罪、拥有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罪、非法持有来源不明的财产罪、巨额财产来源非法罪.第三类,隐瞒巨额财产来源罪、拒不说明巨额财产真实来源罪.第二类与第三类罪分歧的原因在于,他们对于该罪的实行行为认识是不同的.第二类是把本罪的实行行为基本界定为持有,或者持有与不能说明行为的复合,第三类则认为实行行为是拒不说明,是一种不作为。因此,不解决实行行为的分歧是无法确定该罪罪名的,众多分歧的罪名恰恰反映了本罪分歧与争论的激烈程度。
2、 设立正当性争议的评析.
一种行为能否加以犯罪化,关键在于它是否具备了刑事的可罚性。如果是,则可以加以设置并给予责难和报应,否则,便是不正当、不公正的.在具备了可罚性以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责难的问题,科学合理的责难过程所体现的正义并不亚于责难本身。相反,一种可能殃及无辜的责难则可能大大降低对其本身所蕴含的正当性的评价。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国家工作人员拥有巨额财产,本人拒不说明和不能说明来源合法,我们当然不能否定其来源非法的高度可能性,但是,我们同样也不能否定其来源合法的可能性.选择过程中,把合法行为作为犯罪进行评价,并予以责难,其正当性何在?盖然性并不能成为处罚的依据.因此,采取法律推定的手段,降低司法难度,并非立法救济司法必要之举,而恰恰是司法去填充立法无法自身合理解释的无奈之举。立法者不能以满足个案可能的正义,而牺牲刑事法整体的价值,这种选择的代价不仅仅是巨大的,而且也是危险的。但是,立法者的初衷我们也不能忽视,非法获取的巨额财产显然是可罚的,我们不应容忍公职人员利用国家权力去谋取私利,损害公职人员的职务廉洁性,降低公众对其产生的公信力,惩罚显然必要。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的正当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缺失的,但这种缺失并不能成为完全、彻底、机械否定该罪的理由,解决之道是要建构一种新的机制去实现改正的正义.
3、 尴尬处境.
公众指责的第一个原因是罪罚失衡。法定最高刑为五年是否太轻,是否罚不当罪。我们认为,从无罪推定的原则出发,对于普通的刑事犯罪应当是"疑罪从无",而本罪却在一定程度上将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转移到被告人身上,采取的是疑罪从有。这本身就表明了立法者对此行为的严厉态度.从罪刑相适应的角度分析,行为人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和应受刑罚处罚是与其犯罪行为和人身危险性相均衡的。本罪中,行为人巨额财产的获得可能是通过非法途径,也可能通过合法途径,其责罚的前提和基础是持有这些财产并不能做出圆满解释,且无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了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不符合贪污贿赂犯罪构成,期待以惩治贪污贿赂的刑罚适用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显然不合适,因此,对这一犯罪行为给予较轻的责任评价是适当的.指责的第二个原因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身无法克服司法实践的附随性和犯罪构成独立性的矛盾。我们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在贪污贿赂案件的侦查过程中,通过犯罪嫌疑人的交待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发现了线索,得以证实犯罪嫌疑人持有的巨额财产属于贪污所得或者属于受贿所得,进而以贪污罪和受贿罪定罪,对没有查清而本人又不能说明来源的,则按本罪定罪处罚,故会出现附随情况。第二个方面在于,启动这一罪名的相应的机制有较大的缺陷,即缺少一套与之相配套的监控和发现制度,不能做到对国家工作人员持有的财产"实时监控".我们至今没有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和一套法定的程序,对公职人员的真实收入情况进行定期调查,如果行为人不因其他犯罪或偶发事件(比如失窃)而暴露,即使他聚敛了惊天财富,该罪也不会适用,由此可见,这种尴尬处境不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这一刑法条文本身造成的,而是我们反腐机制存在缺陷的结果.
4、 客体.
由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立法正当性的不足,使对其客体的讨论也变得困难和模糊。该罪在刑法分则中具有独立的犯罪构成,持有巨额财产并不说明合法来源是处罚的前提和根据,把持有行为和不说明行为分开来讨论其侵犯的客体,显然是不恰当的.从前述可知,不能说明来源合法并不意味着是非法财产.当事人可能出于保护个人的隐私或其他缘由而不愿说明,把不愿说明的财产定为非法实则是司法工作人员的一种主观判断,而非客观事实。以司法工作人员的主观判定推导出行为人已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或公职人员的廉洁性是缺乏逻辑性的。认为该罪侵犯的公私财产所有权同样也缺少客观根据。
5、 客观方面.
我们先来看复合作为说.这种说法被认为是通说,但这一观点实际上回避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第一,该罪着重评价的是持有巨额财产行为,还是不能说明行为?二者之间到底前者是后者的可罚性条件还是后者是前者的程序性条件?第二,要求行为人说明财产来源,是行为人应承担的作为义务还是应承担的举证责任,抑或两者皆是?关于二者的关系,只能作出主次之分.因为二者之间并非并列或者选择关系,而是一种递进关系,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以为说明行为是一种举证责任,即是承认它作为程序性条款的地位,认为是一种作为义务,和不作为论毫无实质差别.因此,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仍可反映出两个倾向,这两种不同的倾向又可还原成持有说和不作为说.[13]
持有说认为,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持有(或拥有)超过合法收入且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这是该罪可罚性的根据。司法机关责令说明来源合法而行为人不能说明,只是一种程序性条件而非实体条件。但坚持持有说,在先行确定行为人财产来源不明的情况下,责令行为人说明财产来源,实际上就等于让犯罪嫌疑人承担了自证无罪的义务.这种让行为人自证其罪的作法本身就缺乏正当性。如果让行为人承担证明责任就等于从程序上加重了被告人的证明负担,这是与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相冲突的。因此,在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情况下,持有说无法克服其自身存在的矛盾。